日前,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,光明网、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承办的“中华文明在内蒙古”走进呼和浩特网络主题活动举办,多位考古、文博领域专家组成调研组,实地探寻历史古迹,找寻文物背后的文明脉络。
作者: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、教授 麻国庆
(相关资料图)
几天的行走、踏查,长城、黄河、金界壕、北魏祭天遗址,昭君、俺达汗、三娘子、四公主,隆庆和议、走西口,马市、茶道等地理、人物、事件,不时地在我脑中萦绕。作为一名“走西口”的后人,此行于我更有种“寻根”之感,心而往之、一苇以航,也有种文化往还的行行重行行、从实求知之悟。
草原上的长城
内蒙古区域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,各民族之间你来我往、我来你去、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实际上,在内蒙古大地上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多元一体、以农耕和游牧文化互动为主的交往交融的文化特质。活动中,我很清晰地感受到文化是流动的,它不是静态的,农耕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交往、交流一直是这一区域历史文化的主流。这里保存下的不同时期的考古历史遗迹,让我们感受到文化脉搏的延续和跳动,感受到行走的足迹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,让我们对于过去的历史、对于历史的延续充满了亲近感、自豪感。流动的文化不是流而不回,而是流而又回,它形成了故乡和他乡、他乡变故乡的文化往还过程,其间处处彰显文化的理解与包容。
当代,我们强调民族之间的交往、交流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,这在我们行走的大地上得以体现。对此,费孝通先生也曾以“中华民族”概念的历史形成过程来论证中华文明是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。这其中最具代表性、最鲜明的是游牧民与农耕民千年来在文化、技术、贸易等方面的交融。虽然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基础上形成了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,但这两种文化是“地区性的统一”。游牧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产生整个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。
在没有来到呼和浩特的人眼里,念及此地,脑中难免会浮现出单一的草原文化概念。实际上,当人们来到呼市或想要了解呼市的历史时,便会发现,这里是不同民族文化荟萃、交融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座多元一体的文化城市。
此行,我们去到武川大青山之巅的北魏祭祀遗址。这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,它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鲜卑的历史与文化,认识北魏王朝,认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间的关系。祭天是拓跋鲜卑的重要传统,孝文帝在这里完成最后一次祭祀活动后,便迁都洛阳、入主中原,开启了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民族大融合。
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与长城在此“握手”
长城与黄河“紧握的那双手”,在一定意义上讲,是游牧和农耕文明的交融之手,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相携之手,更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之手。
历史上,秦统一六国后,始皇帝深感北境安定的重要,故而于公元前214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,守护今内蒙古境内的黄河以南地区。次年,军队越过黄河于阴山以南屯戍,之后便修筑长城,置云中、九原、雁门、上郡、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八郡,对沿线地区进行开发。西汉时期,汉王朝修缮旧长城、筑造新长城,从西到东设置张掖、朔方、五原、云中、定襄、西河、上郡、渔阳、右北平等十一郡,并从中原地区迁徙大量的农业人口到长城沿线垦田种地,把农业文明深耕于这一区域。清末以后,大量人口越过黄河、长城涌入内蒙古中西部,如呼和浩特所辖区域,成为这一区域开发的主力。
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就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最大商号。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,后迁驻归化城(今呼和浩特市),成为当时万里茶道沟通游牧和农耕文化的重要纽带之一。在草原适合农耕的地区,随着大量移民涌入,很多地方被开垦成农田,修筑了水利,一些当地同胞开始定居农耕,成为农民,逐渐接受儒家文化的社会与生活习惯。这些民族间交往交流的互嵌式社区出现,使得蒙古族嘎查有汉族、汉族村里有蒙古族,各民族间的通婚也逐渐成为常态。
总之,呼和浩特市及其所辖区域很早就形成了超越民族界限的区域文化,这在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中都有清晰地印证。来到这里,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在当地的过去和现在,当然,这一感受还是未完成的叙说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